行囊载梦跨万里,青春作帆启新程。7月19日,山东艺术学院“亮音”语言艺术志愿服务队怀揣青春梦想与使命担当,从济南出发,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征程,正式开启了“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



列车迢迢赴疆行,山河漫漫入画屏。团队乘坐Z356次列车一路向西抵达乌鲁木齐,换乘Z6516次列车,历经47小时37分、跨越5179公里抵达喀什,途径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五省区,穿越齐鲁平原的沃野千里、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河西走廊的戈壁苍茫、天山脚下的雪山草原。

济南—乌鲁木齐(Z356次列车)

乌鲁木齐—喀什(Z6516次列车)

抵达喀什
精心准备谋实效,涓涓滴灌润边疆。为确保此次支教工作精准落地、取得实效,助力文化润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升级,团队在出发前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功课”。


理论为基筑同心,教学为重细打磨。在理论学习方面,团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核心内容与精神要义,从思想上筑牢理论根基,并有机融入到教学课程设计全过程,为支教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在教学准备方面,团队主动搜集、梳理各类资料,科学规划教学大纲、精心设计课程框架、充分打磨课堂内容。


风沙难阻青春志,一心向疆逐梦高。这场旅程不仅是地理坐标的持续切换,更是一场淬炼身心的心灵之旅。团队成员克服了车厢狭窄、行李沉重、乘客拥挤、旅途疲惫、气压变化等困难,将晃动的车厢变成“备课室”,聚在一起分析教学大纲、打磨教学内容、誊写课程教案,研讨教学的声音与哐当哐当的铁轨声交织成动人的青春旋律。

六校欢歌盈车厢,声过山河赴远方。团队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宁学院、山东女子学院五所高校的志愿服务队在列车上共同开展了一场“青春逐梦歌会”,团队成员以一首《启程》开场,点燃了现场的青春热情,激励青年学子勇敢逐梦。

鲁喀人民心连心,支教花开边疆艳。7月22日上午,2025年英吉沙县“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欢迎仪式在英吉沙县实验中学举办,英吉沙县教育局相关人员对支教大学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支教大学生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英吉沙县,为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贡献青春力量。


艺术为笔展青春,语言作墨绘同心。在即将开展的支教工作中,“亮音”语言艺术志愿服务队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以艺术为笔、语言为墨,书写“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的青春华章。
(撰稿:代兴盛 审核:董亮 编辑:吴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