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学院俄罗斯斯坦尼表演体系国际工作坊成功举办



















2025年6月6日至10日,国际交流合作处与戏剧学院共同举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研习工作坊”。工作坊旨在聚焦戏剧学院学科发展需求,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切实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与影响力。


工作坊邀请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表演教研室副教授、国际部项目主管、圣彼得堡小剧院(欧洲剧院)导演盛联京担任主讲。专家详细介绍了俄罗斯戏剧教育体系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将斯坦尼体系、梅耶荷德有机造型术等经典理论精髓,转化为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法。其倡导的“身体感知先行”“想象力具象化”“在情境中追寻真实”等教学理念,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教学示范。

工作坊课程聚焦“有机造型术”“五感训练法”“规定情境构建”等斯坦尼表演体系的核心概念及其逻辑脉络,重建了师生对表演本质的认知框架。通过经典文本(如《演员自我修养》)与鲜活舞台案例的互证,精准澄清常见理论误区,助力师生对“舞台真实”的内涵与实现路径形成更为深刻、系统的认知。课程特别设置“地铁人物观察回课”“泡泡动物”想象力极限挑战、“小说角色速度植入训练”等特色环节。该特色环节有效打破了学员思维定式,提升其捕捉生活细节的敏锐度、拓宽艺术想象边界的能力,以及从文学文本中汲取养分、塑造鲜活角色的转化能力。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己的身体,课程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呼吸”入手,逐步深入到“肌肉控制”和“注意力集中”。课程引入了网球作为辅助训练工具,通过一系列与网球相关的互动练习,让学员更直观地感受身体状态、提升肌肉控制能力,掌握动作节奏和速度的把握。

本次工作坊由国际交流合作处与戏剧学院统筹规划,为保障工作坊的顺利开展,两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相继完成专家联络、课程设计、学员组织、场地协调及后勤保障等工作。戏剧学院相关专业师生30余人全程参加了为期5天的工作坊,数十名师生到场观摩学习,有效深化了师生对斯坦尼体系的实践认知。

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是推动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合作一项具体行动。接下来,按照学校开放合作办学的部署,戏剧学院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提升表演艺术教育的国际交流水平。



(摄像;邹汝诚 撰稿:杨慧芹 李昊 审核:董亮 编辑:刘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