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辅导员郝荣华荣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十佳百优”学校思政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评选结果,我院辅导员郝荣华荣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本次评选由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高校选拔推荐的基础上,经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24年度“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10人、2024年度“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148人。

人物介绍

郝荣华,女,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戏剧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自扎根学生工作6年来,坚持“党建引领 思政铸魂”总体思路,通过“以戏育人,以剧筑梦”工作路径,打造“艺术+党史”品牌特色,构建“艺术+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温度”。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山东易班优秀辅导员,2025年“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得山东艺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三八红旗手”“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她的带领下,戏剧学院团总支连续三年获评“红旗团总支”。

培根铸魂:以艺术之声叩响信仰之门,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开展“荧幕中的党史”“声音中的党史”“话题中的党史”三大系列活动,将百年党史融入艺术经典,让学生在视听盛宴和思辨交流中汲取精神力量,打造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党史”育人品牌;开展沉浸式“戏剧党课”,以“以史串剧 以剧叙史”的方式,通过“融入式”教育,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相关活动获《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反响;组织全校13个二级学院100余个团支部开展“话剧团课”,让学生们在自编自导自演中深化对党的理论认识,遴选出优秀剧目多次登上省级展演平台,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面。


砺行致远:以青春之行奔赴时代之约,让成才之路“宽”起来

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基层就业”的成长链条,所带学生中有多人投身西部建设,支教学生的先进事迹被学校官微以《当她在乡村小学排一场戏》为题报道,并荣获山东“双百”网络正能量奖项,树立了鲜明的就业导向; 组建“剧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三次入选全国大学生宣讲团,深入社区、中小学等开展宣讲百余场,多次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组织“亮音”语言艺术志愿服务队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实验中学开展为期14天的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指导学生将艺术专业优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在志愿服务、职业规划、科技创新等领域屡获佳绩,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启智润心:以平台之基涵育时代新人,让思政工作“实”起来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国·艺工作站”为前沿阵地,举办各类思政主题活动30余场,将价值引领融入学生日常,培育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育人的良好生态;构建“主题课堂、社会课堂、心理课堂、青廉课堂、实践课堂”五大平台,系统推进信念、实践、生命、法治、劳动五大主题教育,形成“五堂联动”赋能“五育并举”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学生思政类社团“动话朗诵艺术团”入选全国高校“活力社团”;参与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话剧《雪落无声》西部巡演,并牵头成立临时党小组,充分发挥移动“战斗堡垒”作用,在圆满完成宣传保障任务的同时,组织多场巡演分享会,将项目一线变为锤炼党性、深化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

长期以来,戏剧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围绕“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目标,持续提升辅导员思政素养与业务能力。未来,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化思政育人模式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山东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审核:孙学东 董亮 编辑:吴佳琪)